1.泌尿系梗阻
肾结石结石致泌尿系管腔内堵塞可造成梗阻部位以上的积水。结石性梗阻常为不完全性梗阻,有的结石表面有小沟,尿液可沿小沟通过;有时结石虽较大,甚至呈铸状结石,但尿仍能沿结石周围流出,也可能在长时间内不引起积水,肾盂壁纤维组织增生变厚时,则扩张表现不明显。
肾结石发生梗阻由于发病缓急不同,其临床表现有很大差异。尽管均可引起肾盂积水,但临床不一定以肾盂积水为主要表现。肾盂积水有时无任何临床症状,部分病例直到肾盂积水达严重程度,腹部出现肿物和肾功能不全,甚至无尿时才被发现。
2.局部损伤
小而活动度大的结石,对局部组织的损伤很轻,大而固定的鹿角状结石可使肾盏、肾盂上皮细胞脱落,出现溃疡、纤维组织增生、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以致纤维化。移行上皮细胞长期受结石刺激后,可发生鳞状上皮细胞化生、甚至可引起鳞状上皮细胞癌,因此应做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尽管尿脱落细胞异常不一定能使之确诊,但从中可获得尿路上皮细胞发生异常改变的提示。对于长期存在的肾盂或膀胱结石都要想到上皮细胞癌变的可能,手术时应取活体组织送快速冰冻切片检查。
3.感染
有无感染对肾结石的治疗和防治有重要意义。尿路感染病人临床表现为发热、腰痛、尿中出现脓细胞。尿培养有细菌时,应同时做药敏试验。
结石合并感染时,可加速结石的增长和肾实质的损害。在结石排出或取出前,这种感染很难治愈,可发生肾盂肾炎、肾积脓、肾周围炎、严重者甚至可发展为肾周围脓肿;与腹膜粘连后,可穿破入肠管。显微镜下可见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化,肾小管内有中性粒细胞和上皮细胞,后期出现肾小管萎缩和肾小球硬化。
4.肾功能不全
肾结石在合并尿路梗阻时,尤其是双侧尿路梗阻或在此基础上合并严重感染,病人可出现肾功能不全。当梗阻解除和(或)感染得到有效控制,部分病人。肾功能可好转或恢复正常。
判断肾功能的方法除检测血清尿素氮、肌酐和内生肌酐清除外,还可采用静脉肾盂造影术并根据造影剂排出的时间、浓度加以判断。B超虽可了解尿路扩张情况和肾实质的厚度,但判断肾功能较为困难。静态或动态核素扫描或摄像可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因为梗阻和肾损害随结石移动部位的变化,以及治疗的不同阶段而发生的变化,所以肾结石病人需要随诊监测,尤其动态扫描了解肾实质的情况。当结石排出后,或在引流后,这种检查可对预后或进一步处理提供依据。
5.肾钙质沉积症
钙质在肾组织内沉着,多发生于有高血钙患者。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小管酸中毒和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可有肾钙质沉淀。钙质主要沉淀在髓质内。病变严重时,全部肾实质都可有钙沉着,导致间质纤维化,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萎缩。
6.肾组织为脂肪组织代替
肾结石肾盂肾炎的肾组织萎缩后可为脂肪组织所代替。肾脏维持其原形但普遍缩小。肾包膜与肾的表面紧密粘连,肾组织萎缩而硬化。严重病例所剩肾组织极少,甚至完全消失。肾实质与肾盂肾盏间为灰黄色的脂肪组织所填充。
刘毅 主任医师
徐建 主任医师
陈平 主任医师
郑国梁 中医科主任
顾钧青 主任医师
王晓柠 主任医师
谭永东 主任医师
沈红权 主任医师
邰晓峰 副主任医师
周阿高 主任医师
虎力 副教授
褚田明 副主任医师
王群 副主任医师
杨七七 副主任医师
高一明 副主任医师
姚芳 副主任医师
钱钢 副主任医师
梁金凤 副主任医师
赵伟忠 副主任医师
隋淑芬 副主任医师
※医院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疗及医疗依据。
协爱网站界面设计及程序设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抄袭, 协爱对此保留法律诉讼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