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是一退行性病变,属于骨科方面的疾病。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等,主要是由于年龄增长、过度肥胖、疲劳损伤、创伤、关节先天性异常、关节畸形等众多因素导致的关节软骨退化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由于骨关节炎发病缓慢,这一类关节性疾病多见于老年人群,且女性发病高于男性。中医将骨关节炎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图片
1、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酸痛,关节屈伸不利,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得热痛减,遇寒增剧,活动时疼痛加重,舌苔薄白或白滑,脉弦紧或涩。
2、血瘀阻痹证:痹痛日久,患处刺痛、掣痛,疼痛较剧,痛有定处或痛且麻木,不可屈伸,反复发作,骨关节僵硬变形,关节及周围呈黯瘀色,舌体暗紫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
3、肾虚骨痹证:骨关节疼痛日久不愈,时轻时重,或筋脉拘急牵引,屈伸运动而加剧,或关节变形,筋肉萎缩,腰膝酸软,形寒肢冷,尿多便溏,心悸气短,食少乏力,面色萎黄,或头晕耳鸣,烦热盗汗,舌淡白,或舌红少津,脉沉细,或沉细而数。
4、湿热痹阻证:关节肿胀、积液,以下肢膝、踝关节为重,伴疼痛、灼热,周身困乏无力,下肢沉重酸胀(胶着感),舌体胖,边有齿印,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中药治疗是中医最常规的治疗方法,中药治疗骨关节炎常用方剂有独活寄生汤、二妙散、当归拈痛汤、大防风汤、麻桂温经汤、三气饮等,常用中药有独活、羌活、白芍、当归、黄芪、杜仲、细辛、川芎、桂枝、鸡血藤、苍术、牛膝、海桐皮、苡仁,以及甘草等等,医师会根据不同证型加减药物。除了内服药外,也可选用以上的一些药材进行外敷疗法。将药物制成膏状或糊状直接敷贴于治疗穴位或疼痛局部的方法。由于该法可使药物通过皮肤渗透直达病灶,达到祛寒除湿、温经活血、缓急止痛、强筋壮骨等作用。
刘毅 主任医师
徐建 主任医师
陈平 主任医师
郑国梁 中医科主任
顾钧青 主任医师
王晓柠 主任医师
谭永东 主任医师
沈红权 主任医师
邰晓峰 副主任医师
周阿高 主任医师
虎力 副教授
褚田明 副主任医师
王群 副主任医师
杨七七 副主任医师
高一明 副主任医师
姚芳 副主任医师
钱钢 副主任医师
梁金凤 副主任医师
赵伟忠 副主任医师
隋淑芬 副主任医师
※医院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疗及医疗依据。
协爱网站界面设计及程序设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抄袭, 协爱对此保留法律诉讼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