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寒冷,气温变化大,是感冒、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哮喘患者该怎么办?
冬季哮喘发病率高,不能和感冒混为一谈。
寒冷的冬季,气温变化大,是感冒、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再加上糟糕的雾霾天气,简直就是哮喘患者的煎熬日,但很多人还是把哮喘和感冒混为一谈。判断哮喘是否发作有几种方法。首先,感冒通常表现为发热的症状,同时会出现一些局部症状,如扁桃体炎或淋巴结肿大,而哮喘的主要症状是咳嗽和喘息,没有任何局部症状;其次,感冒的病程在一周左右,但哮喘如果不及时治疗,会持续一个多月,甚至会出现半夜咳嗽、喘息等症状。
如果咳嗽超过4周或哮喘发作超过4次,胸片无异常,甚至服用消炎药,就要提高警惕,入院治疗。
治疗哮喘的四大误区
不喘不治,喘了再治。
长期以来,部分患者及家属只重视发作期的治疗。哮喘症状一旦缓解,就被误判为治愈,停止治疗。结果哮喘反复发作,久久不能治愈。严重者会发展成肺气肿、肺心病,丧失劳动能力。哮喘急性发作是阵发性的,但气道炎症是长期存在的。哮喘发作的治疗是一个短期的过程,但哮喘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哮喘一旦得到控制,至少要维持3-6个月,然后请医生根据情况制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正确评估哮喘病情和严重程度是哮喘治疗的关键环节,而肺功能检查是诊断哮喘、评估哮喘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症状加重时,自己吃药。
患者不能自行加药。支气管扩张剂和激素通常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但有些支气管扩张剂有副作用,如果患者自行服药,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心悸、心律不齐等副作用;长期应用激素可能会引起骨质疏松等并发症。
吸入激素疗法副作用很大。
哮喘的本质是气道炎症,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气道炎症最有效的药物。口服、静脉注射等全身用药虽然当时可以达到效果,但长期应用会对身体产生很多副作用。正确的哮喘治疗应首选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根据病情程度加用吸入长效β激动剂,仅仅在有急性症状时吸入短效的β激动剂。吸入激素只在气道局部起作用,不能在血液中吸收,应用剂量很小,一般每天不到1mg。
重吃药轻护理
有些家长片面追求用药物来控制哮喘的发作,却对哮喘的护理不够重视。孩子发病了,就紧急处理。他不喘气之后,他就不再负责了。他平时吃饭穿衣都不讲究。事实上,哮喘儿童的家庭护理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经过适当的护理,疾病会很快恢复,甚至可能治愈;护理不当会导致疾病复发或加重病情。建议家长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尽可能避免接触过敏原。特定体质的婴儿接触过敏原越早、时间越长,其发病就可能既早又重。
刘毅 主任医师
徐建 主任医师
陈平 主任医师
郑国梁 中医科主任
顾钧青 主任医师
王晓柠 主任医师
谭永东 主任医师
沈红权 主任医师
邰晓峰 副主任医师
周阿高 主任医师
虎力 副教授
褚田明 副主任医师
王群 副主任医师
杨七七 副主任医师
高一明 副主任医师
姚芳 副主任医师
钱钢 副主任医师
梁金凤 副主任医师
赵伟忠 副主任医师
隋淑芬 副主任医师
※医院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疗及医疗依据。
协爱网站界面设计及程序设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抄袭, 协爱对此保留法律诉讼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