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属于常见的情绪困扰,患者会因为某些事而变得焦虑不安,影响其睡眠质量,长时间下去,很可能会导致抑郁症的产生。焦虑症患者必须要积极的进行治疗,不能放任不管。
焦虑症的认知误区有哪些?
1、有焦虑感觉就是焦虑症
在生活中,难免会因为某些事或者某些人出现焦虑感觉,这属于正常的现象,没有人的一生是无忧无虑的。要分辨自己的焦虑是否过多、是否处于长期状态、有没有必要等,同时要留意焦虑情绪,对自己的生活以及工作有没有造成负面影响,如果因为焦虑症而导致不能正常上班上学以及睡眠,必须要引起重视,并且做好处理。
2、焦虑症属于个人性格问题
有一部分人群的焦虑症,在性格上确实是比较内向,这可能是一种诱因,另外,也分为先天性或者后天性的因素,比如大脑内的化学递质分泌出现了异常、家族因素等。长时间处于重压力状态下,生活习惯以及思维模式等,也会导致焦虑症的产生,并不需要刻意改变性格,只有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够缓解焦虑症。
3、按时按量服用精神类的药物就能够治疗焦虑症
药物确实能够辅助治疗焦虑症,但是焦虑症的产生,并不是纯粹的生理因素所引起的。不良的思维模式以及长时间处于高压的状态下,也会引起焦虑症,必须要让心理咨询和药物治疗相辅相成,才能够帮助治疗疾病。另外,焦虑症并不是精神病,只是情绪困扰的一种,是因为大脑中的化学地质分泌不足引起的,患者并不会出现幻听或者妄想的情况。
4、再严重的焦虑症都可以完全克服
一部分人群认为不管焦虑症有多么的严重,只要靠个人的意志就能够完全克服,其实不然。坚强的意志来面对情绪上的困扰确实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仅仅靠个人的意志并不能克服,必须要通过系统及专业的方式才能够成功,例如心理上的咨询、求助专业的书籍或者药物。
温馨提示:避免走进焦虑症的误区,要及时减轻年轻的生活和工作压力,遇到事情时尽量让自己快速的平静下来,可以通过散步或者跳舞的方式来缓解。要及时消除消极的想法,转移关注的重点,自我反省,多学习专业知识来增强自信心。
刘毅 主任医师
徐建 主任医师
陈平 主任医师
郑国梁 中医科主任
顾钧青 主任医师
王晓柠 主任医师
谭永东 主任医师
沈红权 主任医师
邰晓峰 副主任医师
周阿高 主任医师
虎力 副教授
褚田明 副主任医师
王群 副主任医师
杨七七 副主任医师
高一明 副主任医师
姚芳 副主任医师
钱钢 副主任医师
梁金凤 副主任医师
赵伟忠 副主任医师
隋淑芬 副主任医师
※医院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疗及医疗依据。
协爱网站界面设计及程序设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抄袭, 协爱对此保留法律诉讼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