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是神经症这一大类疾病中常见的一种,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可分为慢性焦虑,即广泛性焦虑和急性焦虑,即惊恐发作两种形式。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还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状,如心悸、手抖、出汗、尿频等,及运动性不安。注意区分正常的焦虑情绪,如焦虑严重程度与客观事实或处境明显不符,或持续时间过长,则可能为病理性的焦虑。
那么长期焦虑的危害有什么呢?
1.睡眠不足
焦虑症患者的烦躁的情绪,使其经常做噩梦,睡觉时容易惊醒,而且醒来后很难再次入睡,导致睡眠严重不足,就会影响自己的精神导致恶性循环。
2.情绪焦虑影响身高。
焦虑和紧张可能会让女孩变矮,有研究表明,紧张焦虑的女生平均身高比开朗快乐的女生矮5厘米。
年龄比较小时患有焦虑症,未来超过1.57米的可能性降低2倍,超过1.62米的可能性降低5倍。
3.传染
亲朋好友长期生活你身边,患者的焦虑情绪很容易“传染”给他们。
尤其是对于家里有孩子的家长来说,孩子一般对大人的情绪状态极其敏感,当他们感受到大人的焦虑时,很容易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
但如果长期生活在焦虑的家庭中,不仅会严重损害他们的心理成长,还容易引发身体疾病。
4.心脏病
研究发现,长期处于焦虑状态的男性约有25%患有心脏病,死亡率比正常人高23%。对于女性来说,高焦虑的女性死亡率同样比正常人高了23%。
此外,这些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患有一种叫作心房颤动的疾病,这种疾病容易使人抽搐并死亡。
5.癌症
致癌因素非常复杂,而精神因素在癌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很大作用。
现代医学发现,癌症往往发生在一些长期处于焦虑、精神抑郁、压抑、沮丧、恐惧和悲伤等情绪压力下的人身上。
淡然心理因素不能直接致癌,但往往以一种慢性的、持续的刺激影响和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增加癌症的发病率。
而且也常常听说一些患有癌症的患者,因为心情开朗导致癌症奇迹般地减缓甚至痊愈的情况,心理问题对于癌症还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6.自杀念头或一系列疾病
当焦虑症状严重时,患病的个体甚至可能有自杀念头,还会出现持续头晕或暂时记忆力减退。
身体表现为直肠出血、脉搏加快、背痛、剧烈头痛、身体颤抖、频繁失眠等症状。
该如何进行心理调节?
1、充足的睡眠
多休息及睡眠充足是减轻焦虑的一剂良方。
2、保持乐观
当你缺乏信心时,不妨想像过去的辉煌成就,或想像你成功的景象。你将很快地化解焦虑与不安,恢复自信。
3、自我催眠
这是缓解紧张与焦虑的好方法。给自己一些积极、安静或疗愈的画面——想象自己躺在阳光普照的沙滩上,凉爽的海风徐徐吹拂……试试看,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4、深呼吸
当你面临情绪紧张时,不妨作深呼吸,有助于舒解压力消除焦虑与紧张。
5、转移注意力
假使眼前的工作让你心烦紧张,你可以暂时转移注意力,把视线转向窗外,这也是让眼睛及身体其他部位适时地获得松弛,从而暂时缓解眼前的压力。你甚至可以起身走动,暂时避开低潮的工作气氛。
刘毅 主任医师
徐建 主任医师
陈平 主任医师
郑国梁 中医科主任
顾钧青 主任医师
王晓柠 主任医师
谭永东 主任医师
沈红权 主任医师
邰晓峰 副主任医师
周阿高 主任医师
虎力 副教授
褚田明 副主任医师
王群 副主任医师
杨七七 副主任医师
高一明 副主任医师
姚芳 副主任医师
钱钢 副主任医师
梁金凤 副主任医师
赵伟忠 副主任医师
隋淑芬 副主任医师
※医院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疗及医疗依据。
协爱网站界面设计及程序设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抄袭, 协爱对此保留法律诉讼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