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是长期焦虑造成
来自:上海协爱中医发布时间:2024-12-06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些现象可能被我们误认为是正常的生活压力反应,然而,它们可能是焦虑症的早期信号。很多人即便身受其害,也可能未察觉到焦虑的困扰。有以下这些症状不一定意味着焦虑症,但若频繁出现且无其他病因,可能是长期焦虑的信号。

  1、过度担忧

  过度担忧是焦虑症的核心症状之一,无法停止担心各种事情,包括自己健康、家庭、工作、未来等,反复思考某个问题,无法从中解脱出来。

  2、神经系统症状

  焦虑症也常常伴随着身体症状,这些症状主要有几点:

  头痛、肌肉持续性紧张,使得肌肉疼痛;紧张导致手部颤抖;心脏跳动加快,出现心悸感。

  3、时常感觉疲劳

  时常会感到非常疲劳,即使在没有进行体力活动的情况下也会感到精疲力竭。感到无法完成日常任务,缺乏动力和活力。

  4、睡眠障碍

  睡眠问题:由于受到担心、恐惧和负面思维不断在脑中回荡的影响,患者入睡困难;焦虑症患者往往会经历更多的梦境;在夜间醒来后,无法重新入睡,无法得到充分休息。

  强迫性晚睡:到了睡觉时间,却总是拖延不肯休息。一边担忧第二天需要早起;另一边又难以抗拒继续熬夜、刷手机的冲动。

  5、心理症状焦虑症还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自身的思维和情感状态,在情绪上容易感到紧张,难以保持冷静和放松,对未来充满担忧,担心发生糟糕的事情。

  6、社交回避

  社交回避是焦虑症的突出表现之一,患者通常会避免参与社交活动、走进社交场合或与他人互动,因其感到强烈的焦虑和不安。

  7、过度自我否认

  焦虑症患者会表现出过分的自我否认,倾向于过度关注自己的错误、缺点和不足,将负面经验解释为个人失败。

  8、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也是一种与焦虑症密切相关的特征,患者会试图在各个领域追求完美,包括工作、学业、家庭生活等,并从中设立非常高的标准,追求无可挑剔的表现。

  9、经常把事情往坏了想

  焦虑症患者往往倾向于想象糟糕的情况,也就是陷入到对恶劣事件的幻想中。患者担心发生灾难性事件,即使这种情况非常不可能发生。

  10、经常感觉呼吸困难

  时常感觉胸口好像有一块大石头压着?要大口大口的吸气才能喘得过来气?这是长期压力导致自主神经过度活跃的结果,通常会表现为心悸、气促、眩晕等症状。

  以下是一些应对长期焦虑的心理调节技巧:

  认知重构

  1.觉察自动思维:当感到焦虑时,试着停下来,问问自己:“我现在脑海里出现了什么样的想法?”这些想法往往是自动产生的,而且可能带有负面倾向。

  2.挑战不合理信念:找出自动思维中的不合理部分,检查自己的思维是否存在一些常见的认知扭曲,要提醒自己用更客观、全面的视角来看待问题。

  情绪接纳与表达

  1.接纳焦虑情绪:把焦虑视为一种信号,它可能在提醒你某些事情对你很重要,或者你需要对当前的情况做出一些调整。

  2.情绪表达*:找一个安全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焦虑情绪。

  注意力转移和聚焦当下

  当焦虑情绪袭来时,尝试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进行一些简单的身体活动也能转移注意力,运用正念的方法,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的感觉上。

  自我肯定与积极想象

  每天花一些时间进行自我肯定练习。可以写下自己的优点、过去取得的成就以及自己欣赏自己的地方。当你感到焦虑时,闭上眼睛,想象一个让你感到安全、舒适和放松的场景。

推荐医生

沪ICP备1801639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116号

※医院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疗及医疗依据。

协爱网站界面设计及程序设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抄袭, 协爱对此保留法律诉讼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