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生活压力很大。相信很多人都会出现一些焦虑,这也是很正常的现象,但如果发展成病理性焦虑,就有可能危害身心健康,甚至让患者无法正常生活。所以要注意区分,那么,焦虑状态和焦虑症有什么区别呢?
事实上,正常焦虑症和焦虑症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如果给焦虑画一个连续谱,一端是没有焦虑的平静状态,中间是正常焦虑,另一端是焦虑症。
焦虑
焦虑是一种情绪,包括许多不舒服的情绪感受,如担心、紧张、恐惧、尴尬等,并伴有身体不适,如烦躁、头晕、心慌、气短、手心出汗、腹胀、腹泻等。
正常性焦虑
首先,重要的是要知道并非所有的焦虑都是不好的。
事实上,焦虑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我们为下一顿饭而焦虑,并采取行动获取更多食物,因此我们得以生存并获得了更多发展的可能性。那些没有焦虑的人更有可能饿死。
同时,焦虑可以帮助你解决问题,应对生活中的威胁。例如,如果您对自己的健康感到焦虑,这可以促使您做出积极的改变。例如戒烟或更频繁地锻炼。这些行为是正常焦虑的结果。正常的焦虑可以帮助你处理生活中真实而紧迫的问题——比如偿还即将到期的信用卡账单——或者促使你减少现实的未来焦虑。简而言之,正常的焦虑专注于现实世界的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明确、具体的步骤来解决问题。
焦虑症
焦虑作为一种精神症状是一种痛苦的经历,会严重干扰心理和社会功能。主要表现是主观体验和客观表现。
主观体验:焦虑,在没有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情况下体验恐惧。整个人忐忑不安,总感觉灾难或威胁迫在眉睫,虽然他其实知道并没有真正的危险,但不知道自己为何如此不安。
客观表现:一是运动焦虑。患者可能会出现肌肉紧张、头胀发紧、颈部僵硬不适、四肢腰酸背痛,严重者烦躁不安、时不时小动作、搓手抓头,或四处走动、坐立不安。.另一种是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如口干、出汗、心悸、气短、胸闷、食欲不振、便秘、腹泻、腹胀、尿频、尿急。
通常以上两方面的表现都可以确定为焦虑症状。仅当焦虑症状严重且持续时才考虑焦虑症。
焦虑症可分为广泛性焦虑症、惊恐发作、恐惧症(如社交、幽闭恐惧症等)等。
如果发现自己有以上表现,怀疑自己有焦虑症,可以到精神科门诊进行诊断筛查,早诊早治。
刘毅 主任医师
徐建 主任医师
陈平 主任医师
郑国梁 中医科主任
顾钧青 主任医师
王晓柠 主任医师
谭永东 主任医师
沈红权 主任医师
邰晓峰 副主任医师
周阿高 主任医师
虎力 副教授
褚田明 副主任医师
王群 副主任医师
杨七七 副主任医师
高一明 副主任医师
姚芳 副主任医师
钱钢 副主任医师
梁金凤 副主任医师
赵伟忠 副主任医师
隋淑芬 副主任医师
※医院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疗及医疗依据。
协爱网站界面设计及程序设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抄袭, 协爱对此保留法律诉讼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