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着就是失眠吗?关于睡眠的5大误区
来自:上海协爱中医发布时间:2022-10-31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被失眠困扰,想尽办法解决。但是,有一些睡眠中常见的错误是他们不注意和避免的。不经意的中招可能会导致越来越严重的失眠。关于睡眠,有以下几种常见的误区,必须避免。

睡眠有哪些常见的误区?

1.睡不着就是失眠。

很多人觉得只要晚上躺在床上睡不着,就会失眠。这种说法不准确。因为很多年轻人睡前喜欢玩手机或者iPad。看电子产品会引起大脑兴奋,也就难以入睡。这种情况导致的睡不着不是失眠。如果能改掉睡前玩电子产品的习惯,就能正常入睡。

2.喝酒有助于改善睡眠。

有些人想提高睡眠质量,所以喜欢喝一点酒。认为酒精能让人很快入睡是错误的。睡前饮酒并不会提高睡眠质量,反而会影响睡眠,因为酒后入睡容易导致睡眠中惊醒,长期睡前饮酒容易损伤肝脏,尤其是对肝脏本身就不好的人。睡觉前不要喝酒。

3.打鼾意味着睡得很香

有人认为打呼噜就是睡得深,睡得香,睡眠质量好。其实这种认知是错误的。打呼噜不代表睡得香。相反,打鼾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一种表现。除了打呼噜,如果还出现睡觉憋气、注意力不集中、白天特别困等症状,应该想去医院检查,及时进行针对性治疗。

4.随时随地睡觉,睡个好觉。

相信生活中很多人都会发现,这样一群人会很快入睡,无论是在地铁里,飞机上,还是下班后。很多人觉得这样的人睡得好。其实随时随地睡着不一定是好睡眠。反而可能是身体疲惫或者睡眠质量不好的表现,晚上得不到足够的休息,白天就会犯困。

5.晚上睡8个小时。

有些人固执地认为,每天晚上要睡8个小时才能彻底放松。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睡眠时间长短的要求也会发生变化。比如新生儿一般每天需要睡17个小时以上,而成年人8个小时左右就够了。至于老人,一般是5~6个小时。

良好的睡眠对保持健康很有帮助,所以想要提高睡眠质量,平时就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睡前不要暴饮暴食,睡觉时卧室环境要保持干净整洁,灯光柔和,没有噪音。睡前可以适当运动,但不要做剧烈运动。

推荐医生

沪ICP备1801639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116号

※医院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疗及医疗依据。

协爱网站界面设计及程序设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抄袭, 协爱对此保留法律诉讼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