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眩是一种症状,不是病,而且与头晕有很大区别。通常表现为头重脚轻、头晕、恶心、呕吐、出冷汗和行走困难。临床上这类疾病的病因大多是内耳的前庭系统病变引起,少数可能是头部外伤、过度疲劳等引起的。针对这种症状,中医探索了一种穴位按摩方法,来缓眩晕。
1、印堂穴
如出现眩晕,则不能及时找到白会穴,可先按摩银堂穴,银堂穴位于两侧眉中部,较容易找到,症状缓解后可继续按摩白会穴。
2、百会穴
百会穴是治疗患者眩晕症按摩的首选进行穴位,该穴位主要位于我们两只耳朵的耳尖的连线,与前后正中线的交点处,可以先使用一个拇指按压百会穴30秒左右,在用拇指文化沿着顺时针、逆时针分别通过按摩时间一分钟,就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以及眩晕症。
3、天柱穴
天柱的位置很难找。它位于颈后发际线的中部,位于大块肌肉的外侧。如果找不到准确的位置,可以用所有手指反复按压肌腱外侧一分钟,可以缓解症状,如果头晕或更严重,可以多按几分钟。
以上就是中医治疗眩晕的穴位很多。如果有眩晕症状,可以详细了解。如果日常生活中出现眩晕,可以自己按摩,减少眩晕带来的痛苦。但按摩只能缓解眩晕症状,需要去正规医院配合医生查找病因。只有明确病因,才能得到更好的治疗,更快的康复。
刘毅 主任医师
徐建 主任医师
陈平 主任医师
郑国梁 中医科主任
顾钧青 主任医师
王晓柠 主任医师
谭永东 主任医师
沈红权 主任医师
邰晓峰 副主任医师
周阿高 主任医师
虎力 副教授
褚田明 副主任医师
王群 副主任医师
杨七七 副主任医师
高一明 副主任医师
姚芳 副主任医师
钱钢 副主任医师
梁金凤 副主任医师
赵伟忠 副主任医师
隋淑芬 副主任医师
※医院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疗及医疗依据。
协爱网站界面设计及程序设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抄袭, 协爱对此保留法律诉讼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