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胃炎怎么治
来自:上海协爱中医发布时间:2025-02-21

  急性肠胃炎,也称为急性胃肠炎,是胃和小肠的急性炎症,其发病突然且症状明显,给患者带来极大不适。需要根据病因进行治疗,如应激和心理因素、食物中毒、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自身免疫反应等,治疗包括饮食管理、药物治疗等。

  1、应激和心理因素:精神压力大、情绪波动、焦虑等心理因素可能诱发或加重急性胃肠炎。这些心理因素通过影响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进而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可通过转移注意力、冥想、深呼吸等放松心情,减轻压力,缓解炎症。

  2、食物中毒:食用受污染的食物,如未煮熟的肉类、海鲜,或过期、未妥善储存的食品,可能导致食物中毒,从而引发急性胃肠炎。需及时送医,遵医嘱进行洗胃、催吐等,帮助减轻中毒现象,缓解炎症,同时注意补液。

  3、病毒感染:常见的病毒包括诺如病毒、轮状病毒、腺病毒和星状病毒等。这些病毒通过食物、水或接触传播,感染胃肠道,引起急性胃肠炎。根据症状使用止吐药、解痉药和止泻药等。如呕吐频繁,可肌肉注射止吐药物。腹痛剧烈时,可使用解痉药物。腹泻严重时,可使用止泻药物。同时,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

  4、细菌感染:细菌感染也是急性胃肠炎的常见原因,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志贺菌、弯曲杆菌和空肠弯曲菌等。这些细菌通常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进入人体,导致胃肠道感染。对于感染性腹泻,可适当选用有针对性的抗菌素。但应防止抗菌素滥用,以免产生耐药性。

  5、自身免疫反应: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在急性发作时也可能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的症状。这些疾病导致免疫系统攻击胃肠道组织,引发炎症和损伤。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口服葡萄糖-电解质液以补充体液的丢失。如果持续呕吐或明显脱水,则需静脉补充葡萄糖盐水及其他相关电解质。鼓励摄入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以防止脱水或治疗轻微的脱水。

  急性胃肠炎的原因多种多样,治疗方法也因人而异。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急性胃肠炎的日常注意事项

  在病情发作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导致病情加重。如油条、辣椒、冷饮等。可以适当多吃稀饭、面条、蒸蛋等易消化食物,这些食物能够减轻胃肠道负担,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由于腹泻和呕吐可能导致脱水,应多喝水或运动饮料,补充体内缺乏的水分和电解质。也可以适量食用添加食盐的粥,以补充电解质。

  患者应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促进身体恢复。在休息期间需要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凉,以免刺激胃肠道,加重腹痛和腹泻症状。保持手部清洁,饭前便后洗手,避免病从口入。同时,对餐具、毛巾等日常用品进行定期消毒,以减少细菌滋生。

  在恢复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自己的症状变化,比如腹泻、腹痛、呕吐等症状是否减轻或加重,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果出现高热、血便、脱水等严重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推荐医生

沪ICP备1801639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116号

※医院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疗及医疗依据。

协爱网站界面设计及程序设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抄袭, 协爱对此保留法律诉讼的权利。